top of page
搜尋

拿ChatGPT產生的圖來製作LINE貼圖或申請商標會發生什麼事?

近年來,AI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,其中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慧(Generative AI)工具,不僅能夠創作文案,還能產生精美的圖片,讓許多企業和創作者受益。然而,當我們打算將AI產生的圖像用於商業用途,製作成LINE貼圖銷售[1],甚至用來申請商標時,會遇到什麼樣的法律與實務問題呢?


留意生成式AI的使用條款中有無商業用途之限制


將AI圖像用於商業用途,例如製作成LINE貼圖時,申請人應先確認生成式AI的使用規則中是否對於商業用途有所限制,避免違反AI生成工具的授權條款。


舉例而言,OpenAI、 Adobe等公司分別規範運用Chatgpt、 Firefly所製作的圖像可被用於商業用途,但提醒用戶使用上應避免侵犯第三人的權利;Midjourney則區分使用者為付費會員或免費用戶而異,如果是法人用戶,應成為付費會員始能取得AI生成圖像的所有權,但並未明確提及能否將其用於商業用途[2]。


此外,AI產生的圖像原則上因為非屬人為創作,故不受到著作權保護;但在符合商標法相關要求的情況下,使用者仍然可以將該圖像申請註冊商標,並享有商標專用權。


商標的基本概念與識別性要求


商標的核心功能是識別商品或服務的來源,以避免消費者混淆誤認。因此,申請商標時,申請人必須確保標誌具有識別性,才能成功註冊。識別性的取得,可分為先天識別性,與長期使用取得的後天識別性兩種,商標的先天識別性通常分為以下幾種等級[3]:


  • 獨創性標識(極高):指運用智慧獨創所得,非沿用既有的詞彙或事物,其本身不具特定既有的含義,該標識創作的目的即在於以之區別商品或服務的來源,例如「Google」用於搜尋引擎服務。


  • 任意性標識(高):指由現有的詞彙或事物所構成,但與指定使用商品或服務本身或其品質、功用或其他特性全然無關者,因為這種型態的標識未傳達所指定使用商品或服務的相關資訊,不具有商品或服務說明的意義,消費者會直接將其視為指示及區別來源的標識,例如「Apple」用於電子產品。


  • 暗示性標識(中):暗示性標識」指以隱含譬喻方式暗示商品或服務品質、功用或其他有關成分、性質等特性,雖較易為消費者所記憶,但並非競爭同業必須或通常用以說明商品或服務的標識。暗示性的描述與商品或服務的直接描述不同,消費者需要運用一定程度的想像、思考、感受或推理,才能領會標識與商品或服務間的關聯性。需經聯想才能理解,例如「Netflix」暗示網路與電影串流。


  • 描述性商標(低):描述性標識指對於商品或服務的品質、功用或其他有關的成分、產地等特性,作直接、明顯描述的標識,消費者容易將之視為商品或服務的說明,而非識別來源的標識,為避免不公平競爭之效果,故通常難以註冊成商標,如「快遞」、「燒烤」、「高級」等詞彙。


  • 通用標章或名稱(極低):通用標章是業者就特定商品或服務所共同使用之標誌,通用名稱則為業者通常用以表示商品或服務之名稱,通用名稱亦包括其簡稱、縮寫及俗稱。如「電腦」對於計算機產品,無法註冊為商標;「阿拉比卡」為咖啡品種之通用名稱,無法註冊為商標。


AI生成圖像若要申請商標,申請人首先必須確保該圖像具有足夠的識別性,不與現有商標近似,且不會引起市場消費者的混淆誤認。



ChatGPT商標申請案遭USPTO駁回之案例


值得注意的是,商標法採取屬地主義,亦即商標的法律保護範圍僅限於特定國家或地區。例如,OpenAI 曾嘗試在美國申請「ChatGPT」作為商標,但美國專利商標局(USPTO)則以「CHAT」的含義為「透過電腦網絡進行的同步交流」;「GPT」則是一個廣泛使用的縮寫,代表「生成式預訓練變換器 (Generative Pre-trained Transformers)」,這是一種神經網絡模型,能夠讓應用程式創建類似人類的文本與內容(例如圖像、音樂等),並以對話方式回答問題,據以認定「ChatGPT」屬於「描述性標識」而無法註冊為商標。故而於2024年2月9日正式駁回OpenAI之申請[4]。在台灣,「ChatGPT」卻成功註冊為商標[5],顯示不同國家的商標審查標準、消費者對於標識之認識程度可能有所不同。因此,在不同法域申請商標時,必須了解當地法律規範與市場狀況。


AI生成圖像易產生商標近似之問題


商標註冊的重要條件之一是識別性,也就是該標識能否清楚區分商品或服務的來源,讓消費者能夠與其他競爭對手的品牌彼此區隔。


AI生成的圖像若過於普通、常見,或與其他商標過於相似,可能因此欠缺識別性,導致商標申請遭到核駁。加上許多生成式AI工具是援引既有的大量數據所訓練生成,因此使用者利用生成式AI製作標識再用以申請商標,可能會產生與現行商標相近的標識,進一步增加商標近似的風險。


AI圖像與商標舉發風險


如果他人使用相同的AI模型生成類似的圖像,則可能產生商標權利的競爭,甚至導致消費者混淆誤認。這類情況可能會讓申請人難以確保該圖像作為商標的獨占性,影響其法律保護範圍。即使申請人成功註冊AI產生的圖像為商標,事後仍可能面臨遭第三人挑戰之風險。


若第三人發現某商標與自己的商標近似,或認為註冊商標與公共領域(Public Domain)中的素材相似,依據我國商標法,得採取以下救濟方式:


  1. 提出異議(商標法第48條):若該商標核准註冊公告日後尚未屆滿3個月,任何人(不限利害關係人)如認為有商標法規定不得註冊的情形,得向主管機關提出異議。


  2. 商標評定(商標法第57條):利害關係人或審查人員如認為有商標法規定不得註冊的情形,得申請主管機關評定重新審查該申請案。


  3. 商標廢止(商標法第63條):商標取得註冊後因違法使用、未使用或停止使用、未附加區別標示、已成為通用名稱或標章,或有使公眾誤認誤信等情形,均構成廢止商標註冊的事由,任何人得向主管機關申請廢止該商標。


  4. 提起商標侵權訴訟(商標法第68條、第95-97條):若該註冊商標已在市場上使用,並造成第三人損害,被侵權人可透過請求民事賠償,或提出刑事告訴等方式維護自身權益。



結論:AI圖像商標申請的挑戰與建議


目前AI生成圖像作為商標申請仍處於法律灰色地帶。申請人應謹慎評估AI圖像的識別性與使用限制,並考量潛在的商標近似與侵權風險


為降低法律風險,建議企業與創作者在AI生成圖像後,


  1. 進行人工修改與設計調整,確保圖像具備獨特風格。


  2. 以圖找圖進行商標檢索,避免與現有商標過於相似。目前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已開放以圖找圖之功能,供民眾利用[6]。


  3. 諮詢專業商標律師,確保申請過程符合法規。


隨著AI技術的發展,法律體系將逐步因應這類新興議題,但在此之前,企業仍需謹慎評估使用ChatGPT等AI工具創建圖像作為商標的可行性與風險。



參考資料


[1]ChatGPT生成Line貼圖!3步驟搞定免費版也能用,別只會做吉卜力風格圖,風傳媒,2025年4月2日:


[2]Terms of service, Midjorney:


[3]經濟部智慧財產局,商標識別性審查基準。


[4]USPTO, Office Action (Official Letter) About Applicant’s Trademark Application, U.S. Trademark Application Serial No. 97733261 – CHATGPT – OPAI015US.


[5]第02341948號註冊商標 。


[6]經濟部智慧財產局,商標檢索系統:https://cloud.tipo.gov.tw/S282/S282WV1/






 
 
 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